今天是:
*
          →预约挂号医生前,请先看这里!
您当前位置:人工耳蜗服务网 >> 耳蜗知识 >> 浏览文章
—点击以上小图标,可将本文分享到微博、微信、百度贴吧、QQ好友和空间等处!
人工耳蜗术后听力训练步骤
作者:佚名 日期:2014年07月21日 来源:互联网   录入:毛毛虫

 

1、        感知声音的有无
 
对植入人工耳蜗的听障儿童进行觉察训练时,应该选择丰富的声响,包括振幅大小、频率高低不同、时长长短不同及音质音色不同的声响。训练者不要主观上认为某些声音太小,听障儿童听不到而不去引导他们去听;或者在对他们讲话时仍习惯于手术前那样大喊大叫。这样即使他们具有听到微小声音的潜能,但得不到锻炼和发挥,仍然会忽略这些声音,而只对大的声音做出反应。事实上,佩戴人工耳蜗的听障儿童几乎可以听到正常人耳能感受到的所有声音,因此训练者要有意识的选择频率、振幅、音色不同的发声物体或词语让听障儿童感受。
 
例如:乐器可选择手鼓、碰钟、串铃、沙锤等不同的声响。在敲击或晃动乐器时,应注意音量的调节,有时使劲敲打,有时轻轻敲打。也可进行抢椅子的游戏,选择录音播放音乐或其它乐器代替敲鼓。
 
在选择语音时,也同样要注意这些问题。
 
例如:让听障儿童感受小鸡、牛、鸭子等不同频率和时长的声音。训练者还可以有意识的改变自己说话的音色和语气。例如:用沉闷的语气模仿大象,用凶恶的语气模仿大灰狼,用欢快、尖细的声音模仿小鸟。在学男孩子、女孩子和老人讲话时,都应模仿他们各自的声音,让听障儿童体会他们的差异。在叫听障儿童的名字时,也可以有意的改变声调,有时尖细,有时粗哑。在训练时,一定要给予各种声音的刺激。
 
在觉察训练中一定要多选择有意义的声响,如电话铃声、流水声、敲门声、歌声、洗衣机转动的声音、、、、他们分别代表一种物品或现象,这样可以逐步培养他们把声音和相应的事物联系起来,为下一步分辨做准备。
 
在觉察训练中,要注意难度的调节。距离可由近及远,甚至可以在另一个屋子里面喊他。
 
例如:爸爸和孩子在客厅里面玩,妈妈在厨房喊他的名字。爸爸在旁边提醒他听听,谁在叫你?“妈妈在哪儿叫你呢?”然后爸爸带他去厨房,告诉他:啊,是妈妈在叫你“。
 
另外,在训练初期让听障儿童注意听,然后再发出声音。因此很多听障儿童在注意听的状态下,能很好的觉察声音,但在不注意听的状态下他也觉察不到。
 
开始对聋儿讲话时,音量可以稍大一些,语速也可以慢一些,逐渐可以将音量减弱。训练中老师的语速也可以由慢逐渐向正常速度调节。
 
在觉察训练中,老师可以用多种形式:例如:用“以型补型“的玩具,让听障儿童听到声音就放一个玩具(要选择形状相同的格子,才能放进去)。对于两岁左右的小年龄听障儿童,可以选择”砰砰“玩具,听到声音,就用锤子砸一个彩色的小球;还可以选择”套塔“玩具,听到声音就放一个套圈。这种玩具比较有趣味性,能帮助小年龄听障儿童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
 
在训练中,最好能有家长的配合,一人发声,另外一个人做出听的动作,然后放玩具。发声者可以用手挡住嘴,而听者不用发声,也不要挡嘴,而是用手指向耳朵做出“听“的姿势。
 
除了前面提到过的各种丰富声响以外,在进行觉察训练时,还应采用林氏六音“即:a、i、u、sh、s、m这六个音代表了语音频率范围中低频、中频、高频等各个频率段。如果听障儿童对这六个音都能觉察感知,说明耳蜗设备工作正常,而且程序调试比较理想。所以在开始听觉训练之前,通常会让听障儿童觉察“林氏六音”观察听障儿童反应,以此作为检查内容。假如听障儿童平时对这六个音觉察很好,但某次却非常不敏感,老师就要检查电池的电量是否充足以及全套设备是否完好,如有必要,可与家长和耳蜗公司联系。
 
对于刚开机不旧的听障儿童,其调机状态可能未达到理想水平。老师可以通过“林氏六音”来来了解听障儿童对哪些频率比较敏感,哪些频率觉察不好,并及时给家长或医生提出反馈,帮助医生尽快把程序调到适合听障儿童的状态。如果他对“s”不敏感,说明他对6000HZ左右的高频音反应不好;如果“m”觉察不好,则对低频反应不理想。
 
老师要准确掌握每个音的发音方法,否则将无法检查各频率段的听取情况。例如:sh、s是轻声,发音时声带不振动。如果把他们发成浊音,频率就会大大降低,就没有检查高频觉察情况的目的。
 
在训练初期培养聋儿的聆听习惯、轮换表达技巧、共同关注和目光交流都是很重要的,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另以后的训练事半功倍。
 
2、       感受声音的差异
 
在能够觉察声音以后,不少听障儿童认为所有的声音都是相同的,还不能体会他们之间的差异。这时,我们需要帮助聋儿了解不同的声音代表不同的事物,逐渐意识到各种声音是有差异的,并学习寻找他们的不同点。在此期间,训练者要不断的把某个声音与相应的事物配对出现,逐渐让聋儿了解这种固定的关系,为下面的分辨做准备。
 
3、      闭合式辨听
 
闭合式辨听是有选择范围的辨听。闭合式辨听也是要遵循选择范围由小到大,关键词数量由少到多、词语内容由易到难的原则。
 
对人工耳蜗植入者进行辨听训练的词语内容要更细致。
 
(1)   首先进行语音听辨训练:例如,辨听动物叫声“叽叽叽、哞——、汪,汪汪、嘎嘎嘎,”让聋儿感受音长、音调等方面的差异。除此之外,对使用人工耳蜗的听障儿童还应提出更高更细的要求。例如:让他们体会节奏的变化。老师在模仿动物叫声的时候,可随意添加一些变化,以小狗的叫声为例“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其中蕴含着节奏饿变化。
 
(2)   听辨音节数量不同的词。例如:“小白兔、公鸡,羊。”
 
(3)   听辨音节数量相同的词。例如:“苹果、西瓜、香蕉”。
 
(4)   听辨较为接近的词语。例如:“萝卜、蘑菇、菠萝“。
 
(5)      韵母识别:声母和声调相同,只有韵母不同,如:“白、拔、脖“。
 
(6)  声母识别;韵母和声调相同,只有声母不同,如:“打、塔、马“。声母识别的难度比韵母识别要高。
 
(7)  声调识别:韵母和声母都相同,只有声调不同,如“河、喝“。声调识别是人工耳蜗听觉训练中难度最大的一项。一般对开机不久的听障儿童,可以让他感受声调的差异,但不必做专门的声调辨听训练,该项内容对他们来说难度过高。通常在开机几个月后,才开始进行此项训练,但一定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听觉发展水平来定。
 
(8)  句子辨听。例如:“小朋友和妈妈划船、小朋友和妈妈爬上”。
 
(9)  辨听简单的故事段落。听故事中的一段话,找出相应的图画。开始时,每个段落可以只有两个句子,以后逐渐增加句子的数量。在该项训练中,并非所有饿词语都辨听准确,才能开始辨听句子,要把所有的韵母和声母都辨听准确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但在此之前,聋儿可能已经能够辨听简单的句子了。
 
4、       半开放式辨听
 
当聋儿能够准确辨听以独立形式出现的词语以后,训练者应有意识的把他们放在综合背景的较复杂的画面中,这样会使听辨难度大大提高。这是由闭合式辨听向开放式辨听过度的阶段。
 
例如,指一指,红色的灯在哪儿?小猫在吃什么?哪个是男孩子?像“苹果、娃娃、桌子、椅子、小汽车………”这些词语在单个物体的闭合式辨听众,听障儿童可能已经很熟练,但同样的词语在半开放式辨听中,可能会出现困难,因为图中有很多干扰因素。
 
5、       开放式复述
 
     在开放式复述中不再给出选择范围,训练者任意说出一个词语内容,让听障儿童复述。训练者可以分为有提示复述和无提示复述两个层次。提示词是在辨听之前给出的,可以通过让听障儿童看口型、文字、图片、动作等先理解辨听词语的部分内容或相关内容,帮助他对整个辨听内容产生联想和推测,这样大大降低辨听难度。
 
在听觉训练中,有时候需要培养一定的猜想能力,我们要求听障儿童在交往中听清每个字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他们能够借助对语言整体的感受能力和推想能力。例如;有人问他“你喝矿泉水吗?”即使没有听清“泉”字,也能根据其他语言信息推断出来。如果忽略语言的整体联系,完全不使用猜想方法,而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独立听取,漏掉一个字就不能理解整句话的含义,这样势必会影响他们与别人的交往。所以在听的也要运用推想的方法,但是用猜想来代替听也是不可取的。例如听障儿童在准确回答第一个问题“你叫什么名字”之后,别人问他“你是男孩还是女孩?”他却回答“我四岁”,这说明他没有听,而是完全依靠猜想,是不可取的,应该及时予以纠正。
 
开放式复述中的提示分为直接提示和间接提示两种,因此该项训练共有三个水平:
 
(1)  直接提示的复述:提示词为辨听词语的一部分。
 
例如:先给出提示词“洗”(通过看口型或动作提示),再让他听“洗衣服”或“洗脸”等等。
 
(2)间接提示的复述:在间接提示饿复述中,提示词虽然不直接在辨听词语里面出现,但二者有着密切联系。例如:先给出提示词“会飞的”,再让聋儿听“小鸟”或“蝴蝶”。
 
(3)没有任何提示的复述:该水平的训练难度大大提高,训练者不再给出任何提示。
 
如果这项训练总是采用你说他听的形式,听障儿童会很快产生厌烦情绪,所以老师要开动脑筋,设计出相应的游戏活动。让听障儿童按照训练者说的内容绘画是一个好方法。在活动过程中,老师和孩子同时绘画,但要用一个纸板把两人隔开,不能让听障儿童看到老师的绘画内容,画完后,将两幅画进行对比,复习语言内容,找出他听错的地方。训练者在活动中所采用的语言内容要适合听障儿童的听力语言水平。对只能听取单个词语的听障儿童,可以说“画一个房子,画一个太阳”;而对较高水平的听障儿童可以说“在纸的中间画一所房子,在房子的旁边画三朵花”。
 
6.开放式对话交流
 
这一阶段不再是单纯的模仿复述,而是觉察、分辨、理解和表达互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言语交往,这是听力语言训练的最高水平。
 
这一步骤可分为以下两个层次:
 
(1)  相关内容的对话:前后话语之间是相互关联的,由前一句话可能推想后面的语言内容,这是开放式交流中较低水平的训练。例1:你叫什么名字?你几岁了?你是男孩还是女孩?很多孩子已经习惯这三个问题以固定的顺序出现,所以他们可能靠主观猜想猜出后面的问题。例2:如果孩子上午去了动物园,回来后你问他:你去哪儿了?你看到什么动物了?你最喜欢什么动物?这些都是相互关联的问题。
 
(2)  无关内容的自由对话:每句话中没有任何关联,无法主观猜想推断。
 
例如:对听障儿童提问“妈妈去哪儿了?“你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你爱吃苹果吗”?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但这种水平的听觉训练还是有必要的。该水平是听觉训练中难度最大的,要求聋儿排除其他一切辅助因素,专注于听的途径。
 
以上就是训练的一些步骤,具体的训练方法,会在接下来逐步分享的。
回到首页
 
上一篇文章:内耳畸形人工耳蜗植入后听力言语康复效果分析
下一篇文章:人工耳蜗的发展史和前景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法律声明 | 站内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联系站长 |